在家裝以及大家居產業領域,千百年來亙古不變的兩大主材--石材、木材
巖板的橫空出世,為“石與木”在家裝及大家居產業的深化應用注入了一股新的活力。
作為“新物種”的巖板,以其綜合性能更卓越以及更加符合全球性的環保政策和保護自然環境,正逐漸構建人類對“石材”的新認知。
當前,市場上流通的巖板主流厚度有3種:3mm、6mm及12mm(帶背網的為12.5mm)。
12mm巖板用作家裝地面、廚衛臺面、家具桌面、樓梯踏步、窗臺石等空間。
筆者認為,巖板家裝家居應用12+6就是[敏感詞]組合!
一般而言,家裝家居中的墻面、家具門板飾面、入戶門及內門飾面等用材,既講究美學欣賞,又追求實用,其材料必須既輕薄又耐用。
此類需求正與3mm和6mm巖板的輕薄及耐用特性相吻合。
而對于地面鋪材來說,“厚一點好很多”就是關鍵點啦!
12mm厚得剛剛好,相對6mm巖板更加結實耐用,相對傳統大理石花崗巖18-20-22mm又顯得“輕薄秀氣”;
相對而言對同一個鋪貼班組以及同樣一個施工基面,用12mm鋪地肯定比用薄板鋪地更好控制平整度和空鼓,使得密縫鋪貼的效果更完美呈現。
“一板貫通”,12mm巖板可擔當此任,12mm巖板的通用性[敏感詞],除了鋪地,還可用于廚衛臺面、家具桌面、樓梯臺階、窗臺石及門頭石等;通用帶來一致美。
6mm板常見的規格是1200*2600mm,這個規格非常適用于家裝內墻面;
12mm板常見的規格是1600*3200mm,經過切割后的模數更為合理,用在地面的損耗率極低。
由于12mm板的通用性使得消費者購買一張1600*3200mm的大板,經過設計幾乎可以做到“零損耗”的應用。
近年來,在歐洲以及中國出現的一種厚度為20mm被業內成為“厚磚”的產品,是一種用于取代石材用于鋪設道路、廣場等公共空間而生的產品;20mm“厚磚”應用于家居家裝,筆者認為并不合理,不夠聰明,有刻意營造差異化不顧實效的嫌疑?
首先,進口12mm+巖板的密度、吸水率及其各種理化性能,已經全面超越厚度為20mm的石英石;而12mm帶來的輕薄感之于現代、輕奢的裝飾風格是無與倫比的契合,這就是為什么我們在米蘭家具展以及歐洲各種家具品牌看到的都是12mm的身影。
其次,中國人與歐洲人的文化更為共通,我們認為“適合的就是[敏感詞]的,夠用就好”
不像美國人,一味追求“更大號”。 這就是為什么中國、歐洲的大家居產業者在石英石時代一致選擇20mm而不是30mm的原因. 美國人更多選用的是30mm的石英石,那30mm石英石為什么沒有被作為一種“差異化”在中歐推廣開來呢?
文化,還是文化,我們認為“夠用就好”。當12mm巖板的理化性能達到并超越20mm石英石的時候,增加厚度只能帶來更多的弊端:
[敏感詞]弊端是,20mm巖板每平方重量高達50公斤以上——板材重、難加工,難搬運、難安裝,疊加難燒結的制造缺陷,使得板材以及成品的意外損耗極為不可控,成本高!
第二弊端是,20mm巖板難道不做下掛嗎?本來就重,重上加重,過重致家具承受坍塌的安全隱患。
而12mm巖板每平方重量僅為35公斤,應用于櫥柜臺面,不僅給承重支柱減重,而且更耐用。
第三大弊端是,20mm降低了巖板的美學欣賞——20mm厚度更厚,使得巖板“輕薄”的線條美無法展現。
而作為一種新型建材,12mm巖板的“輕薄”特性契合時下乃至未來簡約、現代、輕奢的家裝家居的裝飾風格。
適合的,才是[敏感詞]的!選擇合適厚度的巖板,讓家裝更低損耗以及更低成本,讓家居更美觀、更耐用。
因此,從美觀度、耐用度、損耗度及成本角度4大方面進行考量,6mm巖板應用于墻面和入戶門裝飾,12mm巖板則應用于鋪地板、廚衛臺面、家具桌面、樓梯臺階、窗臺石及門頭石等,在家裝家居的應用場景,“6mm搭配12mm”巖板CP匹配值,可以真正稱得上是“[敏感詞]對[敏感詞]”的[敏感詞]家裝家居應用組合。